B站的必经之路:“造富神话”即将袭来
从跨年晚会的“出圈”开始,B站就不断在给网友带来新的讨论话题。
近半年来,B站向主流互联网发出了什么声音?
从“后浪”到“入海”,无关喝彩抑或批判,B站试图向外界表达它的主流用户是这样一批人——他们或许尚为年轻,与职场精英相比囊中羞涩,但有自己的兴趣爱好,并对其有着充足的付费意愿;他们有一定的想法和见解,对认同的KOL黏性极强;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,对于KOL的“恰饭”行为接受度高……
尽管一直以“兴趣社区”自居,但B站在试图向主流互联网展示,其作为内容营销平台的巨大潜力。
然而,B站作为视频平台的品牌出圈,并不等价于up主们作为创作者的出圈。在B站做up主,似乎并没有像B站所传递出的那样美好。
up主们的商业化窘境
6月,哔哩哔哩市值突破百亿,一度超越爱奇艺,B站在主流互联网中的关注度和话题度愈发高涨。
然而,B站作为视频平台的品牌出圈,并不等价于up主们作为创作者的出圈。
就以创作者们最关心的收入为例,相较于其他平台的创作者,up主们仍很大范围停留在“为爱发电”的阶段。在旧文《B站哪儿有财富梦?》中,我们就曾关注过这个问题。
B站不少UP主,都做了类似主题的视频,UP主们“坦诚交代”了一些问题:
十万、百万播放量能赚多少钱?
恰过饭没有?(特指推广合作)
做全职UP主能否养活自己/团队?
在这些视频中,不少UP主坦言来自播放量相关的激励计划、充电计划等收益是“不赚钱”。
UP主是小小鱼阿介绍,自己在2019年12月24日加入激励计划后两个月,来自新增播放量64.7万的激励计划收入为2441元。这段时间,她更新了18个五分钟左右的视频。
公众号的内容创作以多样化的变现渠道见长,繁荣的生态支撑起了广告、公共、内容电商等多种商业模式,甚至可以孕育出独立app。而主流图文自媒体平台则多倾向于补贴策略,平台出自扶持内容创作。抖音商单频繁,快手侧重电商。
而B站与图文自媒体平台相比,其平台补贴力度不足以覆盖视频创作与图文相比更高的成本。
而在广告主投放意愿上,up主们目前也尚难以与抖音大V争夺商单。1.72亿的月活数目,与主流短视频平台相比,仍然存在差距,这直接影响到了热门视频的数据量。
曝光量直接影响着广告主们的投放意愿。例如,截至本文发布时,B站全站热榜第一播放量仅185万播放,而抖音热榜第一“刘思瑶nice”视频仅点赞量就已有233万。此外,从产品功能来看,“带货”功能的不完善,也导致了B站效果广告的缺位。
目前来看,B站创作者的商业化,并不成功。
“造富”带来了内容的繁荣
在互联网的洪荒时代,“眼球经济”一词时常见诸报端,网红会背负“博眼球”、“搏出位”的负面印象,“网民注意力产生经济效益”是被社会讨论的新鲜议题。
如今,KOL获取流量的方式更为多元丰富,流量变现也已拥有成熟的商业化路径。眼球经济这一“古典”概念早已无人提及,却已成为社会共识。
2015年,多个公众号完成大额融资,“餐饮老板内参”获得2000万投资、“鸟叔笔记”获得2000万投资,“关爱八卦成长协会”获得1500万投资……资本和创作者的共同推动,开启了“内容创业”的序幕。
而后,公众号也迎来了大繁荣,如今公众号早已不是最早网友口中“自己写东西的地方”,两千万公众号承载着微信生态中份额巨大的商业活动。
2016年,“第一网红”papi酱拍卖了她的首支贴片广告,2200万元的成交价向外界展现了微博内容创作者所拥有的变现能力,文字段子手纷纷转职视频创作者。
如今papitube已是头部MCN,papi酱从网红到MCN的转型为内容变现趟出一条更宽广的商业路径。
B站“造富神话”,蓄势待发?
B站“出圈”、破除“ACG社区”的固有印象,这已是老生常谈。目前,在B站的全站热榜,前十的稿件“二次元”内容为0。
(B站全站热榜)
(为方便up主交流,仅限发布过视频的up主入群,对粉丝数并无要求。未发布过视频的B站账号暂不接受入群,敬请谅解。)
扫码添加浑水跑堂微信
填写B站昵称,拉你入群
— END —
【蓝鲸浑水】聚焦泛互联网行业
提供最具价值的商业故事
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【新媒体研究精选】